硫化罐進行定期檢測
[發布時間:2017-09-27]
硫化罐作為一種壓力容器,在使用之前與之后都要進行相關的檢測。檢測的過程就是為了保證硫化罐能夠正常的運行。硫化罐檢查的依據包括:《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》、《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》、GB150《鋼制壓力容器》、B/T4730-2005《特種設備無損檢測》。硫化罐使用企業需要進行資料審查,硫化罐是否為有資質的單位設計、制造,各種資料是否齊全;硫化罐的運行記錄及運行中的出現異常情況的有關資料等;硫化罐是否經過技術監督部門登記、注冊;硫化罐歷次的檢驗報告、記錄和有關資料;有關修理或改造的文件等。這些是對硫化罐檢驗前的準備的相關文件,屬于文字性質。那我們還要做哪些動作呢?
1、停機置換和打磨:將罐內介質排除干凈,用盲板隔斷所有介質來源,設置明 顯的隔離標志。對罐口和齒環及附近30mm區域、罐體內部所有縱焊縫和環焊縫兩側各200mm區域、水位線波動部位的鋼板進行打磨,露出金屬光澤。
2、 輔助工作:設置電源、內外部照明以及水壓試驗用水。進入罐內的電源電壓 符合GB3805《安全電壓》的規定。
3、安全防護:切斷與硫化罐有關的電源、拆除保險絲,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。 硫化罐附近有易燃介質時,應設置隔離墻。射線探傷時,應隔離出透照區,設置安全標志。
以上三點是有關硫化罐檢驗前相關步驟,通過這些步驟使硫化罐處于檢驗前的準備階段。具體檢驗方法如下:
1、宏觀檢查,以目測或5~10倍的放大鏡進行檢查:內外表面的腐蝕情況;安全附 件(包括快開門的安全聯鎖裝置)的完好情況;修理和改造部位的情況。首次檢驗時,還應檢查罐體結構及焊縫布置是否合理,焊縫外觀質量和幾何尺寸等。
2、壁厚測定:對易腐蝕和易沖蝕的部位、氣-液相交界部位、罐體底部、制造成型時的壁厚減薄部位、接管部位和使用中產生的變形部位等均應進行壁厚測定。
3、對儲罐內部A、B類焊縫進行100%的磁粉探傷,對水位線波動部位的鋼板進行100%磁粉探傷,對罐口和齒環進行100%滲透探傷,接管內部角焊縫進行100%的磁粉或著色滲透探傷。
4、對A、B類對接焊接接頭進行20%的超聲波探傷或射線探傷;其它部位有下列情況之一時,也應進行超聲波探傷或射線探傷抽查;必要時還應相互復驗。
[文章來源:開爾文電子]